寧夏天馬國際旅行社為您提供旅游攻略、旅游、研學旅行、住宿、訂車、訂票、訂導游等服務:聯系電話:0951-6014191 6014122 18095155187 18095155387 15109614132 13639574551
港珠澳大橋(英語:Hong Kong-Zhuhai-Macao Bridge);葡萄牙語:Ponte Hong Kong-Zhuhai-Macau)是東亞建設的跨海大橋,連接香港大嶼山、澳門半島和廣東省珠海市,工程路線起自香港國際機場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島,向西接珠海/澳門口岸人工島、珠海連接線,止于珠海洪灣,總長約55公里(其中珠澳口岸到香港口岸約41.6公里)。
位于珠海拱北灣南側的珠澳口岸人工島,是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與珠海、澳門兩地的銜接中心。大橋建成后,珠海、澳門兩地的口岸均設在這座工程總投資約23億元人民幣的人工填海筑成的“人工島”上。相關負責人介紹,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填海工程包括幾大部分,即人工島護岸、陸域形成、地基處理及海巡交通船碼頭等。工程填海面積208.87萬平方米,護岸長6079.344米。項目完成后,形成的陸域標高為+4.8米,可抵御珠江口300年一遇的洪潮。在建造港珠澳大橋時需要建造海底隧道,但在周圍沒有找到合適的島嶼。工程師們想出一個辦法:利用93個重達110噸的鋼圓桶圍成一個人工島,一共圍了兩個。人工島將成為集交通、管理、服務、救援和觀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運營中心,并設置觀景平臺供游客觀景攬勝。
港珠澳大橋,屬于G94珠三角環線高速的一部分, 港珠澳大橋效果圖設計時速每小時100-120公里。工程路線起自香港國際機場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島,向西接珠海/澳門口岸人工島、珠海連接線,止于珠海洪灣,路線總長為55公里。
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,是以公路橋的形式連接香港、珠海及澳門的大型跨海通道。港珠澳大橋的起點是香港大嶼山,經大澳,跨越珠江口,最后分成Y字形,一端連接珠海,一端連接澳門。整座大橋將按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,設計行車時速每小時一百公里。
港珠澳大橋港珠澳大橋往珠海方向通過隧道穿越拱北建成區域,最先將與規劃建設中的京港澳高速廣珠西線相連,再通過延長線接駁,將與珠海境內現有的京珠高速、西部沿海高速、江珠高速,規劃建設中的機場高速、高欄港高速等一系列干道連通,直貫整個珠江西岸地區乃至泛珠三角區域。[1]
港珠澳大橋是中國首座涉及“一國兩制”三地的世界級跨海大橋,協調難度前所未有,大橋著陸點、橋型線位、口岸模式、融資安排等成為三方博弈的四大焦點。國務院批準港珠澳大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,意味著爭論了26載的大橋話題劃上句號。
港珠澳大橋創多個世界之最
最長:港珠澳大橋全長5664米的海底隧道,由33節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沉管對接而成,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。
最大:沉管隧道浮在水中的時候,每一節的排水量約75000噸,而遼寧號航母滿載時的排水量也只有67500噸。
最重:沉管預制由工廠化標準生產,使用鋼筋量相當于埃菲爾鐵塔。在這75000噸重的沉管下面,是預先安裝好的256個液壓千斤頂。
最精心:海上的氣候條件,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沉管浮運和對接的成敗。工程方一年多前就與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合作,做精細化、小區域的海洋環境預報,每天堅持監測預報,花費達3000萬元,只為每個沉管找兩三天的作業時間。
最精細:在沉管隧道安裝之前,還要在挖好的基槽中做碎石基床基礎,即要在40米深的海底,鋪設一條42米寬、30厘米厚平坦的“石褥子”,而這條“石褥子”的平整度誤差要控制在4厘米以內。
最精準:春節過后,一旦找到合適的時間,堪稱世界最大難度的“深海之吻”就將開始,沉管在海平面以下13米至44米不等的水深處無人對接。對接在環境復雜的海底進行,受多種環境介質影響,共需對接33次,耗時3年。沉管連接處橡膠止水帶要可用120年,對接誤差控制在2厘米以內。[10]
消息